Friday, October 5, 2007

聯儲局.無產階級革命先鋒

當全世界的小資,都為反地心吸力的股市歡呼拍掌,大家卻不知道,這種有違自然的現象,背後正正是資本家和他們的爪牙,為了抗拒無產階級革命而做出來的煙幕。

九月中,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英國公開說︰「低通脹的年代要過去了。」頑固的自由派的經濟學家會說︰「格林斯潘這個偽君子!若不是這人屢次透過大舉注入資金來托市,又何來今天的通脹周期?」

說得沒錯,但不夠深入。可惜,自由派就是單純得可以,總不會考究事情的歷史因由。

1966年,還是天真漫瀾得可以的格林斯潘說過這麼的一句話︰「沒有金本位,根本不可能保障人民的資產,被政府透過通脹所侵佔(In the absence of the gold standard, there is no way to protect savings from confiscation through inflation)。」

當時的格林斯潘,還未看穿資本主義的根,又或者應該說,他還未加入建制,沒有機會見到真相。可是,當一個人明白了資本主義的根,難免已成為既得利益之一,也不會將事實說出來。

不是嗎?自由派選擇性地談及理加圖(David Ricardo)的相對優勢和開放貿易主張,但永不介紹他的勞力價值說。資本主義,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不斷過度生產的行為,簡單不過,清晰易明;大家只要看看身邊的一切一切,自然明白過度生產所指的是甚麼。

過度生產的另一面又是甚麼呢?大家有沒有想過,消費社會是怎樣出現呢?這些又跟格林斯潘和聯儲局有甚麼關係呢?

探究聯儲局的本質,最佳的方法,仍是從歷史中找出來龍去脈。話說在廿世紀初,無產階級革命正發展得如火如荼,資本主義的中心美國接連經歷危機,原因都是過度生產後,市場無法吸納商品而造成的價格崩潰。1907年的一次恐懼,促生了當時的美國政府成立國家貨幣政策委員會(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後來卻在被一班銀行家的計謀下,變成了今天的聯儲局。

聯儲局一直都是個隱密的神秘組織。說它是政府部門,可是卻有人認為美國憲法根本沒有授權聯邦政府發行紙幣,事實上,聯儲局以私人組織的形式存在,直至八十年代在首次公開他的股東身份。可能有人會問,那又如何?但實際上看它的運作,就不難發覺它透過不斷印發美元,一方面人為地構造消費者,以吸納過度生產,另一方面,以美元來擴展其市場,令世界各地都成為美國的市場,讓過度生產更加可持續下去。

說到底,聯儲局就是這麼一個令過度生產的資本主義社會不致走向滅亡的設計,而格林斯潘就是將這個設計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人。

托洛斯基(Trotsky)在共產國際的第三次全體大會上曾經這麼講過︰「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系統,是充斥著各種矛盾……那些虛擬的紙上資本,根本無法取代真正的資本,但是人們將它當真的去使用,結果只會是當社會越似富裕,其實就是越貧乏……又或者應該說,這是資本主義的蠟燭同時在兩端燃燒。」

一方面,聯儲局在一世紀前阻止了無產階級革命;今天,它卻是燃點無產階級革命的火種,或許,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終極矛盾。


From Greenspan

嘿!左一拳,右一拳,資本主義繼續掌權!



From Trotsky

一條資本蠟燭,兩頭搶火,睇你地幾時玩完!